在日常工作中,每天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,很多人都对自己的健康不够关注,认为胖点儿也没有什么不好,即使有朋友提醒,也当作耳边风,依旧我行我素,直到身体出现了不适症状才开始重视,这时已经不得不使用药物来控制了,无形中也给身体带来了伤害。
特别是高血压,一旦开始用药,可能就要终身服药。
高血压是一种世界性的常见病、多发病,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。据统计,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,包括高血压在内的心血管疾病是主要的居民死亡原因之一。
1978年4月7日,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心脏病学会联合会决定将每年的5月17日定为“世界高血压日”,旨在引起人们对防治高血压的重视。
2022年5月17日是第18个“世界高血压日”,主题为「精准测量,有效控制,健康长寿」。
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高血压的那些事~
肥胖和高血压形影不离
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,高血压的发病率不断攀升。研究证明,肥胖者更容易患上高血压,肥胖与高血压就像一对形影不离的“好朋友”。
20~30岁间的肥胖人群,高血压发病率较正常体重的同龄人高出了将近1倍;
在40~50岁的肥胖者,高血压的发病率较正常体重的人高出50%;
中度肥胖者患高血压的发病风险较正常体重的人高出达5倍,是轻度肥胖者的2倍。
血压多高才算高血压?
临床上将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≥140mmHg和/或舒张压≥90mmHg,我们认为在年轻人中,当收缩压≥120mmHg时就应该提高警惕了。
肥胖是如何升高血压的?
是不是还有很多人依旧会疑惑为什么肥胖会导致高血压,它和血压到底有什么关系?别急,听我细细讲解。
其实人体的血压跟我们的心脏、血液容量以及动脉壁管是有直接关系的。人体中的血液都是经过心脏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的,但心脏对血液的输送并不恒定,而是动态的,心脏收缩时就是推送出血液的时刻,也就是说,心脏是通过收缩动作对心脏的动脉血管产生压力让血液流动的。
我们大家都有“心跳”的经验,心跳是自己可以感觉得到的,尤其是心跳“厉害”的时候,我们的反应就更加明显,如脸红、身体抖动等,心跳厉害时就是心脏收缩力加强的时候,此时血压是增高的,所以高血压的人忌讳激动。
这里需要大家明白的就一句话:心脏像一个泵,是人体各器官所需血液的总供应站,心脏本身的强弱决定了“供血”状况。
肥胖到底是如何导致高血压的呢?看了下面这些你就明白了:
1.肥胖者体脂肪和内脏脂肪偏高,血液黏稠,体内血液量较正常人高,心脏每分射血量增加导致血管血容量增加,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明显上升,导致肥胖者患高血压的概率更高;
2.发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能量摄入过多,导致机体内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稳态被打乱,肥胖人群血液中的胰岛素水平较体重正常人群高,而多食和高胰岛素水平会刺激交感神经,引起血管收缩加强,使血管的外周阻力增大,引起血压升高。同时高胰岛素水平还会使肾脏吸收钠增多,从而导致血容量上升,血压增高;
3.肥胖人群因为体重基数大,活动量少,多食少动必然会引起机体其他器官发生一些不良的改变,导致高血脂、高血糖、动脉硬化的发生风险大大提高。血管的弹性降低,必然导致血管扩张度下降,引起血压的上升。
高血压重在预防
查出高血压大家也不用太担心,虽然高血压无法彻底根治,但通过控制体重,注意饮食,改善作息,是可以将血压控制在一个平稳及安全的范围之内的。
合理饮食
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日常护理的过程中,饮食护理是重中之重。
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应该以清淡为主,食盐摄入应逐步减至每日5克以下(食盐量包括烹调用盐及其它食物中所含钠折合成食盐的总量),并要定时定量就餐,遵循“少食多餐”的饮食原则。
同时,高血压患者还需要吃一些低脂肪、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,减少摄入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,可多摄入一些粗粮,以及绿色蔬果,同时戒烟限酒;
调整情绪
高血压患者的情绪也不是很稳定,极易动怒,进而导致血压突然升高,因此,一定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,并保证充足的睡眠,才能够避免精神受到刺激,进而引发高血压病症发作。
另外高血压患者所居住的环境最好以冷色调为主,能够起到缓解情绪的作用。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少生气,多交流,注意劳逸结合,经常参加社交活动或从事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以疏导情绪;
控制体重
如果BMI(体重指数,计算公式为:体重(kg)除以身高(米)的平方)控制在24以内,可以自己控制体重,注意保证一日三餐,同时减少膳食脂肪和总热量的摄入,少吃肥肉、含油脂高的食物,适当运动。
如果BMI大于24,自己就很难控制了,可以咨询营养师给出饮食方案,进行专业的体重管理,更好的控制血压。
特别提醒
高血压发病早期基本无症状,非常容易被忽视,如果出现头晕、头痛、颈项板紧、疲劳、心悸等症状,建议及时测血压,随着得病时间不断延长,血压也会持续升高,其他症状也会陆续出现。
需要特别注意缓进型高血压,缓进型高血压就是良性高血压,属于原发性高血压的一种,顾名思义患者的血压都是很平稳的升高,并不会突然的升高。
缓进型高血压病常见的症状有头痛、头晕、注意力不集中、记忆力减退、肢体麻木、夜尿增多、心悸、胸闷、乏力等;当血压升高到一定程度时患者会出现剧烈头痛、呕吐、心悸、眩晕等症状,严重影响生活质量,出现上述症状时,一定高度重视,及时到医院进行系统检查。
参考资料:
1.戴书伟,蔡科.论肥胖与高血压的关系[J].运动人体科,2019.
2.杨霞,高血压的日常护理及注意事项有什么[J].自我保健
3.杨天柱,王翠英.高血压预防与治疗[J].
4.杜盛林.高血压患者日常生活注意事项[J]. 2019